園林綠化網

微信掃一掃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貨一手掌握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微信關注
天下好貨一手掌握

南京農業大學菊花研發團隊領航菊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2-10-26 1450
核心提示:菊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和世界第二大切花,用途廣,觀賞和經濟價值高。南京農業大學陳發棣教授領銜的菊花遺傳與種質創新團隊,圍繞我國菊花優異種質挖掘利用不足、育種技術滯后、自主商業品種匱乏等關鍵技術問題,開

菊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和世界第二大切花,用途廣,觀賞和經濟價值高。南京農業大學陳發棣教授領銜的菊花遺傳與種質創新團隊,圍繞我國菊花優異種質挖掘利用不足、育種技術滯后、自主商業品種匱乏等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技攻關及成果示范推廣,在菊花種質資源收集鑒定、重要性狀遺傳調控機制、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及菊花標準化生產技術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特色和優勢。

菊花團隊開展菊花雜交育種.jpg

菊花團隊開展菊花雜交育種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該團隊在人才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提質增效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性進展,育成系列優質抗逆菊花新品種,改變了我國菊花商業品種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為我國菊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精心團隊布局,人才薈萃成效顯

依托學校學科建設,團隊堅持本土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并重,在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成效顯著,為支撐南京農業大學觀賞園藝學科和團隊發展提供重要了人才保障。

目前,團隊有教師2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高級農藝師2人。先后入選教育部特聘教授、國家杰青、國家優青(含海外)、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江蘇省特聘教授、江蘇省雙創人才、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第一成層次)、江蘇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等國家和省部級人才計劃24人次,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160余人。

2012年以來,團隊先后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農業部創新團隊和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形成了一支研究方向明確、研究特色鮮明、技術過硬、團結協作,潛心于菊花現代遺傳育種基礎與應用研究的隊伍。

團隊育成的切花菊花和園林小菊新品種.jpg

團隊育成的切花菊花和園林小菊新品種

夯實平臺條件,科研創新保障強

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的建設,有效支撐了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據了解,2012年以來,該團隊依托學校觀賞園藝學科,以團隊為主體,先后牽頭建成農業農村部花卉生物學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南方)、農業農村部景觀農業重點實驗室、國家林草局華東地區花卉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國家南方草本花卉種質資源圃(南京)、國家菊花種質資源庫(國家林草局、中國花卉協會)、江蘇省花卉種質創新與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中心等部省級研究平臺,并成為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肯尼亞作物分子生物學“一帶一路”聯合實驗等的重要成員。

團隊建設的盆栽地被菊資源圃.jpg

團隊建設的盆栽地被菊資源圃

此外,團隊還建有南京湖熟、八卦洲、白馬和淮安白馬湖4個研發基地,占地約600畝,智能玻璃溫室3萬平方米 、連棟薄膜溫室6萬平方米,配套有實驗、辦公、生活等設施;其中,南京湖熟菊花基地先后被列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花卉產業綜合示范基地、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研發條件優越,為花卉科技創新和科普工作提供重要條件保障。

南京農業大學湖熟花卉基地露地菊花海.jpg

南京農業大學湖熟花卉基地露地菊花海

團隊合作的滁州菊花博覽園露地菊花海.jpg

團隊合作的滁州菊花博覽園露地菊花海

盆栽菊花同臺比美 (1) - 復件.jpg

盆栽菊花在白馬湖菊花展上同臺比美

聚焦產業需求,科技創新成果豐

團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迫切需求,近十年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江蘇省科技計劃、江蘇省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江蘇省農業自主創新資金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0余項。

針對菊花重要性狀形成機制不明確、育種選擇效率低下、優質抗逆自主品種匱乏等關鍵問題,開展協作攻關,收集菊花及近緣種屬種質資源5000余份,初步闡明了菊花花型、花期、花色、株型和耐寒、耐澇、抗黑斑病、抗蚜蟲等抗逆性的遺傳調控機制,首次發現了黃金艾蒿、細裂亞菊分別是菊花抗蚜、耐寒育種的最優種質,發掘一批有育種利用價值的優異基因;首創基于控制授粉、胚珠拯救和雜種多色基因組原位雜交鑒定的菊花屬間/抗性種質創制技術。

創建屬間抗性種質利用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相結合的菊花高效育種技術,突破了抗性和花型、花期、花色、株型等性狀的綜合改良,并建立了基于SNPs核心位點的新品種分子身份證以及配套種苗繁育與高效栽培技術體系,滿足了菊花品種多元化需求。

據該團隊王海濱副教授介紹,該團隊在收集菊花種質資源的基礎上,目前已培育出切花菊、園林小菊、茶用菊、食用菊等系列優質抗逆新品種400余個。2012年以來,102個菊花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權,12個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新優品種的育成,為“中國花”用“中國種”提供了品種支撐,為推動我國菊花品種更新和種業自主可控做出了重要貢獻。

規?;a的自主切花菊新品種‘南農麗翠’.jpg

規?;a的自主切花菊新品種‘南農麗翠’

截止目前,該團隊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6項,國家植物新品種權167個,發表研究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等國家和省部級獎勵4項,系列品種獲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花卉博覽會、中國菊花展覽會的特等獎、金獎等行業獎勵,并入選國家杰青25周年成果展。

狠抓成果落地,產業服務見真章

堅持科學研究和產業需求緊密結合,強化成果落地服務產業和經濟發展。通過政府引導、產業聯盟牽頭、高校院所支撐、龍頭企業及合作社深度融合協作的科技社會化服務機制,創建了“高校-種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育繁推”聯合體;通過發揮菊花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品種類型、多樣化用途和功能性衍生產品的優勢特色,建立了“品種+技術+文化+旅游”的“三產融合”推廣應用模式。

近年來,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花卉崗站、江蘇省現代農業(花卉)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等的支持,團隊在科企對接和成果轉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先后與昆明虹之華園藝有限公司、浙江海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進一步加強了科技與產業緊密銜接,破解了制約我國自主菊花品種市場化推廣應用的“卡脖子”問題,加快了新品種培育和轉化應用。

慶祝建黨100周年菊花新品種展.jpg

慶祝建黨100周年菊花新品種展

目前,‘南農粉鶯’、‘南農小金星’、‘南農衡春’、‘南農小草莓’等“南農系列”自主新品種已逐漸成為企業主推切花菊品種,‘南農黃瓏玉’、‘秦淮春雪’、‘鐘山紫松果’等新品種以及《花卉綠色高效生產及應用技術》入選江蘇省主推品種和技術,積極推動了菊花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菊花新品種、新技術已在20余個?。ㄊ校┐罅客茝V或展示應用,部分新品種出口日本和韓國等菊花育種和生產大國,有效優化了我國菊花自主品種格局。

團隊主動對接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江蘇、浙江、貴州等十余個省份建成20余個菊花主題休閑旅游基地,多個基地被評為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國家4A級和3A級旅游景區,推動了三產融合和農民增收致富。

“南農菊花”成功助力貴州麻江、湖北麻城、青海烏蘭等地脫貧攻堅,2017—2019年連續3年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打造了花卉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樣板”。菊花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受到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國花卉報、新華日報和江蘇電視臺等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的百余次報道,并入選中央電視臺“花季中國”、廣電總臺“脫貧大決戰”等節目。

團隊合作的貴州麻江菊花產業扶貧項目連續3年入選教育部十大精準扶貧典型.jpg

團隊合作的貴州麻江菊花產業扶貧項目連續3年入選教育部十大精準扶貧典型

跟蹤產業發展,決策咨詢有深度

團隊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參與菊花產業發展相關的建言獻策和決策咨詢服務。近十年,通過實地調研指導以及“農技耘”、“南農易農”等線上平臺,為菊花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咨詢服務,每年實地調研指導約210天次,發布“菊花新品種及全程關鍵高效生產技術”“疫情期間鮮切花止損措施建議”“臺風‘煙花’災后花卉生產管理建議”等關鍵生產管理措施、應災減災技術方案10余項。

同時,密切關注菊花產業發展形勢,通過深入調研與科學分析,向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江蘇科技廳、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等主管部門以及中國園藝學會等行業學會報送了《江蘇省花卉產業發展報告》、《江蘇省現代農業科技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清單(花卉領域)》、《花卉種業“十四五”發展研究報告》等報告10余項,其中《花卉種業“十四五”發展研究報告》被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評為優秀報告,為行業主管部門在花卉產業發展規劃編制等方面提供了戰略咨詢服務。

“十八大”以來,南京農業大學研發團隊傾力菊花科技創新,在我國花卉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推動菊花種業自主可控、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引領了菊花產業發展。

陳發棣教授表示:下一階段,團隊將在新的起點上繼續瞄準全球花卉科學前沿和產業關鍵問題持續開展協作攻關,為實現我國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舉報收藏 0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互聯網轉載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shhaogu.com/news/show-15549.html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334978259@QQ.com。
 
更多>同類前沿資訊
  • admin
    加關注0
  • 沒有留下簽名~~
推薦圖文
推薦前沿資訊
點擊排行
信息二維碼

手機掃一掃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業專家,但你一定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趕緊和業內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須知

園林綠化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1-61207827 舉報郵箱:334978259@QQ.com

津ICP備17008229號-1公網安備津公網安備 12022502000191號

免费Jizz国产精品网站,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国产在线看啊啊,国产精东原创在线视频